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文虎 通讯员 徐世聪 方习文
正是赏花好时节。3月26日,细雨蒙蒙,在通山县厦铺镇冷水坪村隘岭山,漫山遍野盛开的樱花,微风拂过,时而相拥而簇,时而窃窃私语,一条山间小涧在山底低声吟唱,动人心弦。
“这里的樱花特别美,我们过来取一些景。”在半山腰上,两名来自江西的摄影爱好者说,冷水坪的樱花艳中含素,是影像创作的好地方,这次特地带航拍器过来,俯瞰樱花美景。
冷水坪村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有近万亩野生樱花林,每到樱花盛开时,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除了山水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也是冷水坪“引人注目”的重要原因。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该村曾是湘鄂赣边区省委机关的活动地,是红十三师和十六师的整训地。
“许多游客来了都要去冷水坪革命根据地遗址去看看。”村支书黄工农说,鄂东南兵工厂、三宝殿的红军总医院、余家巷的红军被服厂等遗址是游客必看之点。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红色”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为了将村里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该村对山水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划片区,分时间段由党员进行管理维护,申请资金1100万元,将西隅口至樱花谷入口处6千米公路拓宽至7米,同时,不断邀请本地、外地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提高知名度,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旅游产业的发展,该村生活环境变好了,游客越来越多了,村民的致富途径越来越多了。
“这段时间每天能卖几百块。”在樱花谷入口处的一个小商铺里,村民郑远富开心的说,他抓住村里发展旅游的机会,利用家里的房子开了个小卖部,每到樱花盛开季节,生意特别好,预计这个月能多赚2000元左右。
据悉,从2016年至今,该村户均增收14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