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一场特别聚会的深情回响

云上通山客户端   2025-04-14 11:17  


一场特别聚会的深情回响

作者:谭家林

前天晚上,在柔和的夜色中,我和老伴如往常一样,饭后漫步在西陵区城东大道的林荫道上,享受着那份宁静与闲适。

然而,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老伴的手机屏幕亮起,老伴原单位的一位经理热情洋溢的脸庞出现在视频里。她兴奋地分享着即将组织的聚会计划,并询问老伴能否回来参加。看着她们在视频中有说有笑,一股暖流仿佛穿越了屏幕,感染了我。我忍不住地夺过老伴的手机插嘴问道:“你们的聚会,可不可以带家属呀?”经理笑着回应:“好哇!欢迎你一起加入!”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句玩笑话,竟然成真了。四月三日上午,当我正式接到邀请时,心中更是激动不已。时间,下午五点半,酒店见。

老伴曾经工作过的县副食品公司,是个满载回忆的地方。尽管二十年前就已经改制解散,公司不复存在,但老同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却历久弥新。如今,大多数人都已步入退休生活,可他们仍旧经常聚首,重温旧日时光。我总是怀着羡慕的目光旁观这一切,而现在,我终于能够亲自融入这个温暖的群体,体验这份特别的情感羁绊,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我在思考,究竟是何种力量能让这群早已脱离单位管理的社会人持续凝聚在一起?除了聚会组织者与召集人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外,似乎还存在着一条更为微妙、更为深层的纽带,将他们紧紧相连。

首先,共同的回忆与经历是不可忽视的凝聚力。这群人曾在同一单位共事,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留下了无数难忘的瞬间。这些共同的回忆如同心灵的锚点,将他们牢牢地系在一起。每当聚会时,那些往日的欢笑、泪水、挫折与成功都会被重新唤醒,仿佛时光倒流,让他们重新回到了那段并肩作战的岁月。其次,彼此间的情感牵挂也是重要的凝聚力。在单位时,他们或许曾是亲密无间的同事、互相扶持的伙伴,甚至是无话不谈的知己。这种深厚的情感纽带并不会因为脱离单位而断裂,反而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变得更加醇厚。他们关心彼此的生活、关注彼此的一切,这种情感上的牵挂让他们愿意一次次地相聚,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再者,对归属感与认同感的追求也是凝聚力的来源之一。在社会的大潮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容易感受到孤独与迷茫。而通过参加这样的聚会,他们能够找到一种归属感,感受到自己仍然是某个集体的一部分。同时,他们也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认同感,确认了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是被理解和接纳的。

最后,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也是他们凝聚在一起的动力。虽然已经脱离了单位,但他们仍然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和期待。通过聚会,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共同为美好的未来努力。这种对未来的共同期待让他们愿意携手前行,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深入探究这份凝聚力,我们不难发现,它超越了简单的组织与安排,触及了人性中最柔软、最深刻的部分。这不仅仅是对过往的缅怀,对情感的维系,更是对自我价值和社会连接的深刻确认。在这个社会快速变化、个体原子化的时代,这样的凝聚力显得尤为珍贵。它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结和共同追求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恰是这种深层的动力,使他们这个松散的群体在社会的浩瀚舞台上,仍能寻觅到彼此的踪迹,召之即来,共同编织一段属于他们的温暖且富有意义的人生故事。这种联系从根本上讲是社会变革时期的集体智慧体现,通过不断的情感交流抵挡结构性的挑战,于分崩离析的社会网络中构建起温馨的人际共同家园。

想着想着,转眼就到了下午,在老伴的催促下,我们也早早地抵达了酒店的宴会厅。见面后大家握手、拥抱、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仿佛回到了那个共同奋斗的岁月。有人照相合影,有人轻声哼唱老歌,有人吹起悠扬的萨克斯,围坐一团的更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嘘寒问暖,整个大厅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场面热闹而温馨。这一个个的笑容,都是这个集体情感的见证。今天到场的有38人,年龄80岁以上的有3人,最小的已过知天命之年;有深圳回来的,有呼和浩特回来的,还有武汉、温泉回来的。

看着她们这热闹非凡的场面,笑声、碰杯声交织成一片,恍惚间,时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往回倒拉二十多年,眼前一下子就浮现出她们当年那青涩而又充满朝气的模样。那时她们,一群长年站柜台的副食类售货员,每天都要面对着成千上百种副食类商品和各种各样的顾客。首当其冲的是身体上的劳累。从早晨开店到晚上关门,她们几乎一直站在柜台后,为顾客介绍商品、称重、结算。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她们都不能离开岗位。长时间的站立让她们的腿脚经常感到酸痛和肿胀。而当遇到挑剔或情绪激动的顾客时,她们还需控制自己的情绪,忍受委屈,耐心解释,保持专业和礼貌,这种情感劳动的付出往往被忽视,却对心理健康构成不小的考验。工作环境的氛围随着顾客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在高峰时段,店堂里人声鼎沸,顾客的询问声、商品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忙碌节奏。面对络绎不绝的顾客和快速的工作节奏,售货员需要时刻保持微笑和耐心,保持冷静和高效,保持高度的关注力,应对各种需求和突发状况,以确保每一位顾客都能得到及时的服务。特别是在繁忙的时候,她们几乎是没有时间休息和吃饭;一年一度的春节,柜台前的她们,基本上一天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而在下班关门前这段相对清闲的时候,她们又要整理货架,补充商品,或者进行一些日常的清洁工作,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有序,为确保第二天的正常开门营业做好一切准备。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劳,是对体力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但她们依然默默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勤劳和热情,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一份温暖和保障。

然而,像她们这批长期站柜台的副食类售货员所经历的艰辛是多方面的,涵盖了身体、心理、情感以及生活等多个层面。这些挑战共同构成了她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凸显了他们为服务顾客和维持零售行业运转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回到家里,她们总说“累是累,但看见顾客满意的脸,心里甜”——这句朴素的话,成了我这些年最温暖的枕边书。如今,虽然已经退休,岁月在她们脸上也留下了痕迹,可那份纯真的情谊,在这一刻被重新点燃。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们这些家属感到无比的钦佩。

此刻的我,站在硕大的宴会厅里,看着她们的白发与笑容,突然让我读懂了她们今天聚会的深层含义。晚宴开始,聚会的召集人特别介绍了我们今天到场的四位家属,热烈的掌声和欢迎声让我们倍感温暖。我隔着桌子望着老伴,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她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中,不仅收获了这么多优秀的同事和伙伴,更是结下了胜似亲人的友谊。每当回忆起那往日的时刻,她就向我讲述同事们在工作上给予她的鼎力相助,在生活中也像亲人一样的暖心关怀。我也为老伴能有这样的同事和朋友感到无比骄傲和幸福。

这场难得的聚会,让我们共同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分享当下的幸福时光,更期许未来岁月静好。这场聚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相聚,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大家的每一句问候、每一个笑容、每一声祝福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们这些家属们的心弦。

展信如晤,值此春日融融之际,谨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聚会的组织者和召集人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的包容与善意,特别批准我们以"编外亲友团"的身份参与此次“老副食人”的聚会,让我们在感受欢乐氛围的同时,更真切体会到这个集体的温暖与凝聚力。这一幕又一幕热烈而欢乐场景将成为这个春日最珍贵的记忆碎片。此次经历让我们深刻理解,所谓"局外人"不过是未被标注的缘分,你们的接纳不仅是对我们的最高礼遇,更展现了你们这个团体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我们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以家人的身份,继续见证这份美好。

与此同时,我衷心祝愿今天到场和因事未能到场的每一位原副食品公司的退休老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家庭幸福、万事顺遂,安享晚年。愿你们的友谊像这杯中的美酒一样,越陈越香,永远醇厚。让我们在这条漫长而又温暖的人生路上,继续携手前行;让这份深情回响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和源泉,永不消逝。

晚宴结束时,聚会的召集人笑对着我们几位家属说:欢迎下次聚会再来。我们说:谢谢!


https://img.cjyun.org/a/10134/202310/4488fb379b842b466a17794c2215a3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