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施仕寨 陈贞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7月1日晚,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 “大地情深” 湖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惠民展演在咸宁香城大剧院举行。本次展演汇聚了在第五届湖北艺术节上脱颖而出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通山山歌表演唱《打起山鼓颂党恩》作为其中的精彩节目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演出在香泉合唱团优美的歌声中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各地的群众文艺工作者以舞蹈、表演唱、湖北大鼓、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深情表达对党的赤诚热爱。通山选送的此次表演唱《打起山鼓颂党恩》,巧妙地将通山山歌与山鼓相结合,以激昂的节奏、欢快的旋律和质朴的歌词,唱出了老区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演员们身着具有通山特色的传统服饰,手持山鼓,边唱边舞,将通山人民的热情豪爽展现得淋漓尽致。表演过程中,高腔山歌的嘹亮高亢、平腔山歌的婉转悠扬以及山鼓的铿锵有力相互交织,营造出了热烈而庄重的氛围,让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通山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老区人民对党的深厚情感。
通山山歌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唱腔丰富多样,包括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哭腔山歌、盘歌、急口令等,歌词多以本地的风土人情、生活琐事为题材,用方言土语唱出,充满了质朴的乡土气息。而山鼓则是通山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与山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通山独特的民间文化景观。清同治版《通山县志》载:“山壁晴光,桥间夜色,渔歌樵唱,田鼓寺钟……”,生动描绘了当时山歌和山鼓在通山民间的盛行。
坳上焦山歌山鼓队队长李秀英在现场采访中说到:“山歌山鼓是我们在农忙时加油鼓劲的一种方式,我们到田里唱、山里唱,无事闲暇时,总会来上几句;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最质朴的歌声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这次的首演亮相,能深受观众喜爱,我很开心。”
近年来,我县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各类山歌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通山山歌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我县还注重将时代主题融入到山歌创作中,创作出了一系列如《打起山鼓颂党恩》这样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优秀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展现了新时代通山人民的精神风貌。
在此次 “大地情深” 惠民展演中,《打起山鼓颂党恩》与其他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这些作品既有对红色基因的深情传承,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热情礼赞,充分展示了湖北省群众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广大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演在全体演员与观众合唱《我的祖国》的激昂旋律中圆满落幕,而通山山歌表演唱《打起山鼓颂党恩》所带来的感动与震撼,却依然留在了观众们的心中,成为了当晚演出的一大亮点。
(编辑:杨越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